应城郎君杨大村香莲种植拓宽村民致富路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村民手工剥出莲子。
8月23日,记者在应城市郎君镇杨大村香莲基地采访时看到,一望无垠的莲叶随风摇曳,一个个粉嫩欲滴的莲花悄然绽放,玫红的艳丽,白色的优雅,花姿楚楚动人,一个个成熟的莲蓬低垂着,主人杨想柏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莲蓬,给前来现场提货的商贩。
目前正值莲蓬采收旺季,现年66岁的应城市郎君镇杨大村种植大户杨想柏正和家人齐上阵,忙着将摘回来的莲蓬脱粒采子。“每天凌晨两、三点,我就去池塘采莲蓬,天刚放亮就得托运进城、供不应求。”老杨说,由于货源紧俏,不少商贩还开着车、带上专人,到他的池塘边、家门口现场采摘和托运莲蓬,这也让他下定决心,从去年的1.6亩推广扩产到如今的5、6亩。
杨想柏说,莲蓬保质期仅8小时,所以每天要赶早采摘。1个月能卖五、六千块钱,已超过种中稻收益。“还可采摘至9月底,按目前长势估算,我家每亩莲藕田亩收入有望超过1万元。”
“从7月份采摘到10月份,可卖3个月莲米,每天纯收入200元。3个月莲子米可买近2万元。效益还是蛮可观的。”面对丰收景象,杨想柏说,他家共7亩5分田水稻,以后将全部改种栽藕。
老杨还说,村里有猪场将沼气液免费送到田头,能改造土壤结构、增加莲蓬口感,明年自己还要种植7亩莲藕。“把莲蓬和藕带一起卖,收入会更高。”
“我提供藕种和技术,规模大了,客人自动来进货,销路好解决。”杨想柏还说,今年大旱之年,但是他的莲蓬没有受到丝毫影响,收成是水稻的一倍。他愿意将自己的技术无偿传授给村民们,“大家一起种,一起靠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。”
本文转自:孝感晚报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